乳牙根管治療
乳牙和下方的繼承恒牙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各自有各自的牙神經,所以正規的乳牙根管治療不會影響下方恒牙的發育。相反,有問題的乳牙如果不及時治療,發展到根尖周炎,當病變范圍較大時會影響繼承恒牙胚的生長發育。
兒童牙齒外傷
外傷可能出現的情況比較多,應該由醫生檢查判斷,給予正確的治療,所以兒童牙齒外傷應及時就診,有幾點需要注意:
1.孩子牙齒受到外傷,出現劇烈疼痛,局部腫脹,不能進食等現象時,家長一定不要驚慌,一定要帶著斷牙來就診,一方面有可能再植,另一方面還可以幫助醫生迅速判斷傷牙病情。
2.對于已經脫落的牙齒,可以先簡單沖一下,最好用生理鹽水或牛奶浸泡,也可以放在嘴里含著迅速到醫院治療,千萬不要用銳器刮牙根表面,這樣可以有助保持牙周膜細胞的活性,使牙齒成功再植入牙槽骨中,且植入越早成功率越高。
3.牙齒折斷,家長不要自行擦拭牙齒斷面和晃動的牙齒,因為這會加劇患兒的疼痛及恐懼心理,同時用力過大會加重外傷的損害,對后續治療產生不利的影響。
4.孩子牙齒受到碰撞或打擊力量不太大,受傷的牙齒可能無癥狀或只感到上下牙咬合不適應、牙齒酸痛。即使這樣也要就醫,可能需要采取手段讓患牙休息,至少兩周內避免用患牙咀嚼食物。此外,還要定期復查。因為從遠期來看,無論傷勢輕重都可能導致牙髓壞死、牙冠變色、牙髓鈣化、牙根吸收等情況。
根尖誘導成形術
也稱根尖封閉術,是兒童牙科中特有的治療項目之一。當年輕恒牙牙根尚未發育完成,而大部分牙髓已被感染、壞死分解或根尖周發生病變時,將感染物質清除,用根管內治療的方法誘導牙根繼續發育,直至根尖孔縮小或封閉,該治療方法保證牙根在盡可能接近生理狀態下最終完成發育。
活髓切斷術
活髓切斷術(簡稱切髓術), 是針對因外傷導致牙髓暴露時間較長有感染可能或因齲齒導致牙髓炎癥的情況,除去已有病變的牙冠部位的牙髓,而保留健康的牙根部位的牙髓。
舌系帶延長術
舌系帶附著在舌腹的中后部,將舌連在口腔底部且保持一定活動性,如果連得過多,即附著于舌尖或其稍后的部分,那么舌的活動性會受到限制,伸舌時由于系帶的牽拉,舌尖會出現一凹陷, 呈“M”型或“V”型,有的孩子甚至不能將舌正常伸至口外,這種情況在醫學上稱為舌系帶短。有的孩子癥狀并不明顯,但有些較嚴重的情況卻會造成嬰兒吃母乳困難或兩三歲時語言表達的障礙。
咬合誘導
咬合誘導,即對兒童牙列、牙頜的正常發育進行正確的誘導和管理。嬰兒從6個月左右第一顆乳牙萌出,到12歲左右乳恒牙替換完成并建立正常咬合為止,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在這一時期,牙齒和頜面部都處在生長發育的不斷變化中,牙齒能否最終排列到理想的解剖位置并行使正常的咬合功能,經常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干擾,通過采用初級預防、阻斷、矯治的各種方法,能夠及時發現并阻止這些不利因素對牙齒及頜面部發育的影響,以促進完好恒牙列的發育及理想咬合關系的建立,總稱為咬合誘導。咬合誘導又分為被動性咬合誘導和主動性咬合誘導,前者主要指預防并清除各種可能影響牙頜系統正常發育的不利因素,以維持其正常發育,后者主要指早期發現牙頜系統發育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異常,并及時治療,使之恢復到正常發育的軌道。
乳牙冠修復
齲病是兒童的口腔常見病,常會對兒童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很多不良影響。對于較嚴重的乳牙齲壞,充填治療很難獲得良好的固位和強度,通常采用乳牙冠修復。
間隙關閉
間隙關閉也稱間隙保持,是兒童牙科中特有的治療項目之一。當兒童乳牙早失后, 為了防止鄰牙傾斜移位占據缺牙間隙和對頜牙齒的伸長,在一定程度上恢復咀嚼功能,保證繼承恒牙的順利萌出,需要制作一個間隙保持器來維持早失牙齒在牙列中前后向和垂直向的正常生理間隙,對于預防牙頜畸形也有積極的意義。間隙保持器的種類很多,要由專業醫生根據患兒具體的情況作出選擇。
